【赣州】石城县家家有股份 人人有分红
一年半的时间,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琴江镇濯坑村顺利实现了从“空壳村”到“百万村”的蜕变。日前,濯坑村举行村股份合作社首次股东分红大会,全村967户3592名村民全部拿到了2022年度股份分红。

“当了一辈子农民,这是我第一次领到分红,分到了1000元。虽然钱不算多,但我相信,在党的领导下,我们农民以后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!”村民黄运春激动中透出自信。
黄运春的这份自信,来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背景下,石城县蓬勃兴起的农村集体股份制经济合作社。截至今年3月,石城有集体资产的132个村(居)已全部成立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。2022年,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5848.73万元,其中经营性收入为4807.86万元。
农村集体产权不明晰,集体资产“一锅粥”,集体收益“人人有”实则“人人无份”……长期以来,这样的状况不同程度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。石城是全国第二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。如何应势而为、顺势破题,真正实现农民增收、农业增效、农村繁荣和共同富裕的目标?该县聚焦改革的目标任务,着力构建“归属清晰、权能完整、流转顺畅、保护严格”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,以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抓手,按照“清资产、定成员、配股权、创实体、建机制、活经济”的十八字改革思路,率先全省在有集体资产的村(居)全面成立农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,实现集体资产“一本账”、集体收益“人人有份”。
在实际运行过程中,该县综合考虑农户承包地面积、家庭人口、劳动积累贡献等因素,设置基本股、劳龄股、村龄股、土地股、贡献股等多种股份形式,将集体经营性资产以股份或份额形式量化到人、确权到户。在此基础上,积极探索“政经分离”“财务分设”的制度化治理模式,村“两委”负责村庄日常事务管理,集体经济组织负责发展经济,构建股东(代表)大会、董事会、监事会相互支持、相互制衡的“三会”组织机制,以现代企业制度引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。
农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建立,有效激发了基层组织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。石城县各村(居)在当地党委、政府的引导下,结合实际创造出异地置业、车间出租、居间服务、“借鸡生蛋”、参股旅游等11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。该县龙岗乡还因地制宜探索出村级集体经济抱团发展模式,引导6个村集体出资组建“合作联合社”,通过购入农业机械、组建专业队伍,为农村提供规模化代耕代种、专业化农技指导、精细化设施管护等服务。在龙岗乡的示范带动下,石城县各乡镇成立了11个合作联合社,2022年仅此一项就助力该县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超1000万元,增幅达26%。
“农村集体股份制经济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,有效推动了农业规模化、集约化、专业化经营,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,形成了家庭增收和集体增收的‘双支撑’。同时,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,‘村里有钱好办事’的想法也逐步变为现实,进一步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,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、号召力和战斗力。”石城县委常委、县委组织部部长钟本祥说。